近日,市马头滩林业局工作人员惊奇发现,栽培驯化20年之久的珙桐树首次在林区绽放花朵,引得大家纷纷驻足观看。
珙桐,为蓝果树科珙桐属的唯一种类,落叶乔木,树皮深灰色或深褐色,叶阔卵形或近圆形,两性花与雄花同株,4-5月开花,花期10至15天,基部具纸质、矩圆状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花瓣状的苞片2-3枚,初淡绿色,继变为乳白色,自然垂落,远观形似展翅飞翔的白鸽,因此珙桐也被称作“鸽子树”。
在第四纪冰川时期,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,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,成为存活至今的古老孑遗植物,因此珙桐也有“植物活化石”、“植物大熊猫”之称,作为我国特有的单属植物,于2021年被中国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》列为一级保护植物。
珙桐喜欢生长在海拔1500-2200米的润湿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中。多生于空气阴湿处,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质深厚的土壤。幼苗生长缓慢,喜阴湿,成年树趋于喜光。
此次开花的珙桐位于马头滩林业局东峪沟林场和神沙河林场,树龄约22年,树高4-6米,胸径6-14厘米。为让珙桐能够适应当地立地条件,林业技术人员克服气候差异、土壤条件不适等诸多难题,通过土壤改良、移栽疏苗和锄草、施肥等措施,为珙桐生长创造适宜条件,经过多年不懈努力,终于迎来花开时刻。
珙桐的首次开花,不仅为林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自然景观,也标志着该地在珍稀植物保护与引种栽培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上一篇:社企联动召开“防灾减灾”培训会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篇